
近年来,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团委与马克思主义学院以“团马融合”为纽带,积极探索沉浸式思政育人新路径,紧扣“理论与实践互融、思政与青春共鸣”的理念,将红色基因融入青年成长血脉,打造了覆盖2万余人次的“行走的思政课”系列品牌。
理论+实践:让思政教育“活”起来

青春讲堂走出教室。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团委联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构建“青年讲师团与思政教师双导师”育人矩阵,组织65支社会实践团队开展“行走的思政课”品牌活动。师生们踏寻文明根脉,在二里头遗址对话华夏起源,在安阳殷墟解码甲骨文里的“何以中国”;赓续红色血脉,西柏坡纪念馆里感悟“赶考”初心,八路军驻洛办事处触摸抗战烽火,遵义会址追寻红色基因。红旗渠畔,校级青马骨干学员在研学中体悟“人工天河”背后的自力更生精神;兰考焦桐林间,团员和青年们通过治沙工程实景理解“绿我涓滴”的为民情怀。专业实践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,让青年学子在丈量祖国大地的步履间读懂中国精神,在倾听人民心声的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,自觉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青春火种。


品牌矩阵凝聚合力。打造“青马工程-灯塔研习社-理论社团”三维联动体系:构建“专家领学+艺术融学+实践促学”信仰公开课多维矩阵,创新举办“音乐思政课”演绎红色经典。强化团马协同育人,思政教师走进学生社区开展“科技报国”主题宣讲。排演民族歌剧《八一起义》《国之当歌》打造沉浸式红色课堂,与共青团洛阳市委联合开展“大学生河洛行”走进科技园感知新质生产力,形成“思想引领+文化浸润+实践淬炼”的育人闭环。
行走的思政课:三下乡中的青春担当
2024年暑期,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团委以“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”为主题,打造了一系列“行走的思政课”,在这场跨越山河的青春实践中,青年学予以专业赋能社会需求,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,书写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。


文化寻根,触摸五千年文明脉搏。“跟着总书记‘读万卷·行万里’暑期社会实践团”循着习近平总书记文化考察足迹,分赴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、安阳殷墟等中华文明地标,在考古现场对话历史印记。30余支实践团队奔赴红旗渠、西柏坡等革命圣地,开展沉浸式研学活动,让红色记忆在新时代焕发精神力量。

科技助农,将青春热血镌刻在河洛沃野。“红色螺丝刀”志愿服务团传承35载公益初心,足迹遍布洛阳11个镇街86个社区,开展线路检修、安全用电宣讲等特色服务,获评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国赛铜奖。“匠芯智能蓝”团队构建“科创+文明实践”双轮驱动模式,通过航模展示、3D打印体验等生动形式开展科普宣讲100余场。“河洛耕耘”协会打造“短视频+直播”矩阵,实现48.2万次商品曝光,助销红薯等农产品,推动“汝此幸福”品牌走进大众视野,相关助农模式被新华网等十余家权威媒体专题报道。

民族团结,共绘同心圆青春图谱。“情系凉山·彝风传扬”实践团跨越千山奔赴四川大凉山,在建昌古城解码彝族民俗符号,感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脉搏。马克思主义学院"促籽籽同心"团队深耕中原沃土,汝阳县东保村开展深度调研,以青年视角探索乡村振兴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双向赋能路径。两支由退役大学生组建的实践团,以国庆阅兵经历讲述强军故事,传递家国情怀。
志愿星光:于四方天地绽放青春华彩
从国际盛事到市井街巷,从文旅地标到社区院落,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的青年志愿者们以专业素养与青春热情,在多元场景中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。校团委联动多方资源,构建“专业赋能+需求对接”服务体系,让志愿微光汇聚成闪耀星河。

站在国际舞台,用专业服务传递中国温度。在2024年国际自行车联盟世界青年场地自行车锦标赛中,80名志愿者以多语种优势搭建沟通桥梁,精准完成赛场指引、裁判辅助等12类岗位服务,其专业表现被赛事官员称赞“展现了中国青年的国际素养”。同期举办的世界客属第33届恳亲大会上,243名师生志愿者在火炬传递、嘉宾接待等工作中融入河洛文化元素,与全球40余国客属代表展开深度文化交流。两项国际盛事中,洛理志愿者累计服务时长逾2.8万小时,其标准化服务流程与特色文化传播相结合的实践,获省市级主流媒体多次专题报道。


打造城市名片:以青春力量赋能文旅出圈。连续5年组织千余名师生投入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志愿服务,构建“牡丹IP+”创新服务体系。依托设计学科优势,跨学科团队将牡丹纹样融入丝织品、文房器具等文创研发;聚焦文旅服务提质,组建专业团队在应天门、洛邑古城等文化地标开展汉服妆造、沉浸式导览等特色项目,累计服务游客超3.8万人次,彰显了应用型高校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担当作为。
仪式感拉满:在重要节点厚植家国情怀
在重要历史时刻打造沉浸式思政教育场景,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团委紧扣时代脉搏,通过沉浸式场景构建与创新实践融合,让思政教育可触可感,在青春脉搏中厚植家国情怀。


红旗漫卷,青春誓言激荡时代回响。将重大节庆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,以国旗教育为载体构建沉浸式育人场景。持续在学期开学、国家公祭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“国旗下的演讲”主题教育。五四青年节期间,“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”与国旗护卫队联合开展主题团日活动,通过红色情景剧展演、青年榜样访谈等形式强化理想信念教育。


文化育心,传统节日焕发新韵。深耕“我们的节日”文化育人品牌,构建“实践+传承”教育模式。端午节举办“粽乐融融”主题活动,校领导与留校学生共同包制创意粽子,将香包赠予学子传递节日温情,活动图文被学习强国平台收录。中秋节开展“师生话中秋”系列活动,在劳动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,三年累计举办主题活动40余场。

支部星火:基层阵地绽放活力。实施“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”,2024年组织494名新团员参加入团仪式暨“挺膺担当”主题团日活动。全年开展国家安全教育、宪法晨读等主题团日活动50余场;新任团支部书记培训班创新采用理论教育、实践锻炼等多元培养模式,真正实现“青年主导、青年参与、青年受益”的育人格局。
未来展望:让青春与时代同频共振
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团委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深化“团马融合”育人模式,紧扣河南省“四高四争先”战略导向,构建新时代思政育人新格局,为青年成长注入更强动能。
深化融合,打造一体化实践平台。整合校内外红色资源、创新创业基地及志愿服务网络,构建“理论学习-实践淬炼-成果转化”全链条育人体系。依托青年讲师团与马院教师联合教研团队,开发“行走的思政课2.0”课程矩阵,将红旗渠精神、大别山红色文化、焦裕禄精神、愚公移山精神等中原红色资源转化为沉浸式教学案例。
长效赋能,完善成长型激励机制。推行“第二课堂成长档案”,实现志愿服务时长、社会实践成果与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有机衔接。深化校地协同机制,为青年学子搭建服务现代化河南建设的实践平台。
未来,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团委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深化“大思政”育人格局,推动思政教育更接“地气”、更具“人气”,引领青年学子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书写“挺膺担当”的洛理工答卷。
一审:李凌鹏;二审:袁博;三审:杜怡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