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院成功举办“AI赋能外语教科研创新”专题研讨会
为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外语教育的深度融合,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,外国语学院于2025年6月19日成功举办"AI赋能教学与科研"教师发展系列活动的线上专题研讨会。本次研讨会通过典型案例分享、技术应用演示和互动研讨等环节,为参训教师提供了具有实践价值的教科研改革思路。
首先刘敏杰博士从AI技术对外语学科的深远影响切入,系统分析了当前外语教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。刘博士指出,AI已从"辅助工具"演进为"教学必备要素",并强调跨学科融合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。她展示了AI在词汇拓展、语法解析、思维导图生成等教学环节的创新应用。同时,提醒教师要重视信息鉴别与技术伦理问题,建议教师主动调整角色定位,从传统的"知识传授者"转型为"学习引导者"。
随后,张枭枭博士以实证研究为例,详细讲解了SPSS软件在数据整理、信效度检验、回归分析等环节的操作技巧。通过现场演示,她展示了如何运用AI工具优化数据可视化效果和提升论文写作效率。"科研工作必须以数据为基础,AI可以帮助教师高效完成基础性工作,但核心研究设计仍需要研究者亲自把控。"
在课程创新展示环节,张琳副教授分享了AI技术在《数字素养与思辨工具》课程中的实践应用。通过文稿生成、图片创作、视频制作、代码编写等AIGC场景的实操演示,不仅展现了技术能力提升的路径,更凸显了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。许晖副教授则以《交替传译》课程为例,展示了"通义+DeepSeek"工具组合在口语训练即时反馈与个性化评价方面的创新应用,这种模式显著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。年轻教师李阳通过《新媒体翻译》课程案例,完整演示了从脚本生成到视频制作的AI应用闭环流程,并介绍了如何引导学生参与AIGC创业项目,拓展就业新方向。
参会教师给予高度评价,普遍反映收获颇丰。与会教师深刻认识到技术发展的紧迫性,表示必须主动适应时代变革。许多教师从实际案例中获得启发,开始思考如何将AI技术融入自己的教学实践,同时也坦言需要加强技术学习。教师们特别赞赏团队分享的形式,认为这种交流既能促进相互学习,又能推动自我提升。本次研讨会通过理论探讨与实操案例的有机结合,为教师提供了AI技术落地的具体实施方案。学院未来将持续举办此类活动,深入推进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创新,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。
外国语与国际传播学院
2025年6月20日